今年一股賺80!  

我看宏達電VS華寶

 

/林宏文

宏達電昨日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達330.87億元,年成長率達134.43%,超乎市場預期,而且第4季合併營收創新高,第4季合併營收突破1000億元,為1040.05億元,也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宏達電初估第4EPS18.01元,全年稅後EPS則高達48.24元。高盛甚至預估,宏達電2011年有機會EPS79元,也就是說可以賺到近8個股本,這的確是個令人驚訝的好成績。

 

看到這則新聞,我有許多想法,覺得應該把它記錄下來。時間推回到2006年,那時,我很認真研究國內的手機產業,那是台灣手機產業發展很重要的一年,因為那一年,是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事業宣告失敗的一年,但也是宏達電放棄原本幫國際大廠代工的角色,轉進發展自有品牌的一年。當年,很多人都唱衰宏達電。

 

如果回顧一下當年的營收數字,宏達電當年的營收,與當時替摩托羅拉代工而聲勢如日中天的華寶做對比,兩家公司的營收規模差別其實並不大。

 

例如,2006年的8月到10月,宏達電的營收分別是85.7億元、88.8億元及107億元,至於華寶的營收分別是62.5億元、62.9億元及58.9億元,差距並不大。若統計2006年全年,宏達電的營收是1048億元,EPS57.85元,至於華寶營收是715億元,EPS10元左右。

 

可是,在這之後,華寶一路往下走,而宏達電轉型為品牌,其間雖也經歷一些波折,但如今再來做對比,宏達電一季的營收就破了一千億,但華寶一季營收不到五O億元,只有宏達電的二十分之一不到。

 

我想,兩家公司如今天差地別,當然不能用﹁宏達電選擇品牌,但華寶堅持代工﹂這麼簡單的理由來解釋,因為,原本從代工轉進品牌的,也有像明基、大霸轉型失敗的案例(兩者失敗的原因當然也很不同),宏達電能夠成功,則是因為具備了多項能耐,其中包括堅強的技術實力,才能夠有今天發光發熱的結果。

 

而且,若進一步再仔細想想,手機代工的業務,至今幾乎找不到成功案例,不僅華寶、華冠等公司不成功,即使像當年曾經大紅大紫的富士康(FIH),或是併入富士康的奇美通訊等公司,如今表現也都不若當年。

 

這其中的關鍵,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手機與PC真的不一樣。過去,台灣在電腦工業做得那麼好,是因為微軟與英特爾(WintelWindows+Intel)把電腦的軟硬體規格都訂好了,台灣廠商只要照著標準做就行了,即使產品不斷有新世代出現,但變化都不大。

 

但是,手機產業完全不同,手機產業至今仍然沒有定於一尊的Wintel,諾基亞用一套,蘋果用一套,黑莓機、宏達電、三星用的也都不太一樣,半導體晶片有易利信、德儀、蘋果、高通及三星,作業系統也有Symbian、Apple、微軟、Google、三星等,因此,要做出一支好用會動的手機,絕對不是那麼簡單,裡面有相當多的技術與knowhow

 

因此,像宏達電要做出一支智慧型手機,就必需花大量的人力在修改硬體與軟體,與晶片廠高通,或是與微軟或GoogleAndroid團隊,都要進行很多的調整,這其間美國大廠也需要花費人力與宏達電進行來回的測試與溝通協調,如果宏達電沒有一定的實力,這些軟硬體大廠也不見得想要與其合作,因為與其浪費在不會成功的計畫上,這些大廠寧可找別的對象來合作。

 

由於宏達電擁有技術上的絕對領先,才讓這些大廠願意與其合作,不論高通或是微軟、Google都一樣。宏達電也因為技術超前,別人根本追趕不上,才能夠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順利從代工轉型到品牌。

 

如今,宏達電在智慧手機的品牌經營上,也可以看出其用心。近來宏達電大量延攬國外人才加入,其中有不少是來自SONY-Ericsson的團隊,對於宏達電這家業務已是如此國際化的公司來說,這是必然要跨出去的一步,因為,只有廣納更多國際級人才,才能對原本以台灣人才為主的經營團隊產生衝擊,也才可能磨合或激盪出更精彩的火花,創造出品牌更大的成長空間。

 

對台灣企業來說,要經營一個國際性品牌,引進國際級的人才,幾乎成了必要的方向,像近年來很成功的宏碁也是如此。而觀察其他面臨發展瓶頸的大企業,很多也是因為怯於嚐試找進多元的人才,在經營團隊同質性過高的情況下,當然難有突破性的進展。

 

例如聯發科,當規模愈來愈大之後,不太可能只是利用台灣本地的人才,即使台交清成最優秀的人才都被延攬去,也很難與高通或博通這樣的國際級企業競爭。

 

當然,宏達電引進大量國外人才,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因為人才融合需要時間,過去宏達電也找過一些台灣外商公司人才加入,也有磨合不成功而離開的例子。不過,若以目前宏達電的運作,鐵三角周永明、劉慶東及陳文俊三個人,依然分別負責最重要的執行長、營運及研發工作,而陸續從外部延攬進來的老外,也逐漸在設計、創意、行銷、業務及營運等方面,對宏達電的企業文化注入新血,看起來未來應該可以期待有正面的結果。

 

華寶的墜落,基本上是台灣把做PC的經驗移植過來手機產業,但最後終於發現,原來兩個產業的型態還是不太一樣,近來華寶也在積極轉型至智慧手機領域,但看起來是一條很難走的路,至今,手機產業還未產生像PC產業那樣的品牌與代工切開的專業分工現象,也就是說,手機產業仍是IDM的垂直整合型態,從諾基亞、三星到蘋果都一樣,即使蘋果把iPhone的組裝都交給鴻海做,但技術仍掌握在蘋果手上,這是產業的特色,有其根深柢固的原因,恐怕很難有人能夠撼動,華寶的挑戰就在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