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2/7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全國科技會議提出建言,希望政府重視企業轉型,不能只有政府和學界在溝通,卻讓業者自己找方向,企業在外面哀號;張董事長日前也呼籲政府不應忽視半導體等舊產業。「半導體教父」這番擲地有聲的建言,政府聽進去了嗎?事實上,台灣半導體業雖然已很成熟,但實際上台積電、聯發科等少數公司的高成長,卻掩蓋不住整體產業衰退的事實,產業政策絕對不能輕忽。

的確,台灣半導體業已然茁壯,不需再以政策扶持,但如今侵蝕產業根基的問題不斷出現,卻需要政府拿出魄力儘速解決。從張董事長提出的用地、用電等老問題外,半導體業還普遍面臨人才不足,以及與大陸企業合作投資等兩大問題。

過去幾年,半導體業最擔憂的是人才缺口日益嚴重,這在台積電一線大廠中或許並不嚴重,但對一般業界來說卻是普遍的困擾。以IC設計工程師為例,目前國內電子、電機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已出現連續多年招生不足的現象,也導致全台每年畢業的研究生及博士生大約只有1,200至1,500位,但產業需求則達2,000至2,500人左右,人才短缺近千人。

不僅IC設計人才青黃不接,台灣整體資通訊產業人才在質與量上都有明顯不足的情況。事實上,目前台灣僅在少數幾個領域如半導體有一些領先,但在許多新興領域如互聯網、雲端大數據、電動汽車、人工智慧、航太、國防等,都已落後世界水準,未來產業加速整併融合,一旦專業領域人才不足,勢必波及半導體的領先優勢。本地人才無法支持產業發展,如何吸引國際人才為我企業所用,是政府的重要大事。目前半導體業界只能個別到印度、越南找尋人才,未來則期盼對大陸人才更大幅度開放,以解決人才荒的問題。

至於第二大問題則是與大陸企業的合作與投資。早年台灣半導體資金充沛,問題不大,但如今大陸市場愈來愈重要,限制大陸資金來台投資半導體業,對企業的中國布局有很大衝擊,如果明確禁止陸資來台投資IC設計業,對於企業發展大陸市場並與企業合作聯盟,都是很大的限制。

其實,政府對於大陸來台投資,不應該完全禁止,只要做好規範有條件開放,對產業發展絕對是相當正面。例如,可以限定大陸資金來台投資時,企業不能賣老股,必須限定以新股發行,增資金額也可以限定用途,只能用在員工加薪或投入研發之用,此外,在認購比例上,要求不能超過全部股權的三分之一,最多只能取得一席董事。以新股出售、限定資金用途、規定認購比例及董事會席次等,都可用來防範台灣企業被大陸資金掌控的可能性,加上企業本身就會保護自己的智財權與人員,台灣產業實力不會有被掏空的疑慮。

至於認購價,可以要求至少是市價的三倍,因為目前兩岸資本市場已出現差距,大陸半導體股本益比動輒五、六十倍,上百倍也所在多有,但台灣平均只有十五倍,拉高認購價格門檻,更符合現實條件,長期也有拉高台股本益比之效,值得政府一試。

其實,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與企業應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政府為維護產業自主發展,因而設定高門檻的規範,雖有影響自由市場運作之嫌,但值此非常時期,兩岸資本市場明顯傾斜,若能讓企業拉高談判籌碼,其實是幫企業一個大忙,也間接解決了台灣資本市場逐漸式微的問題。

方法是人想出來的,在兩岸政治氛圍不佳之際,政府更應想辦法解決產業所遭遇到的難題,設定高門檻,比完全不准好;否則,所有的合作不可能發生,甚至還會逼迫資金移轉海外,在政府管不到的地方運作,加速台灣的空洞化。小英政府如何解決半導體業的難題,也將是台灣產業轉型再造最關鍵的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