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     20182

 (作者林宏文為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

 

近來有關比特幣的新聞特別多,價格從最高飆到二萬美元,之後又腰斬至一萬美元,也讓中、韓等國政府下令強制監管;不過,同時間比特幣也帶動全球各地掀起挖礦潮,形成科技業一波大成長。比特幣的崛起,背後到底代表什麼意義?未來又會如何發展?相當值得關注。

 

根據統計,比特幣去年行情暴漲總計超過16倍,若以近三年漲幅來看,更是狂漲63倍,許多人認為,這種爆漲幅度已超過17世紀「鬱金香狂熱」,因為漲勢已超過當年的力道。

 

比特幣的暴漲,也成為近來全球科技產業爆發成長及股價創高的因素。由於比特幣大漲,吸引眾多挖礦者搶進,目前全球最大的礦場在中國,是由一家名為比特中國的公司所推動,為了自製效能更好的挖礦機,此家公司採用製程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設計晶片,甚至還成為在台積電下單的客戶中,使用最先進技術的五家公司之一,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都跳出來說,「加密貨幣仍將是台積電營收成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此外,不僅半導體產業受惠,由於許多人跳進來挖礦,需要投資許多設備,因此相關的零組件都面臨缺貨,包括主機板、加速卡、散熱風扇等,讓原本已經缺貨的情勢更火上加油,一發不可收拾。

 

比特幣的價值到底為何?一般來說,貨幣有兩種價值,一是交易價值,二是實質的內涵價值。反對人士認為,比特幣只有交易價值,但完全缺乏實質內涵,因為這些虛擬貨幣不過就是一串數字而已,只因有人炒作才讓價格暴漲。抱持這種看法的人很多,例如巴菲特將比特幣描述為「真正的泡沫,無法創造價值」,至於中國經濟學家郎咸平更直接挑名,「比特幣根本就是龐氏騙局」。

 

不過,堅持比特幣有價值的人士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全球通用、不需第三方機構或個人,基於區塊鏈作為支付技術的電子加密貨幣。這些特色,讓比特幣超越傳統貨幣,並受到年輕族群追捧,尤其是過去幾年,美、歐、日等國拼命印鈔票救世,無限制地進行量化寬鬆,造成資金氾濫與房地產股票爆漲,引發世人對央行及傳統貨幣的不信任,也造就電子加密貨幣的興起。

 

在眾多人士的意見中,我覺得有兩個人的看法值得重視。第一是馬雲,他雖然謙稱自己不懂比特幣,會小心看待這種貨幣,但他關心的是比特幣背後的技術,以及可能帶來無現金交易社會的可能。另外一位則是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教授羅格夫(Keneth Rogoff),他認為,「比特幣終將崩潰,但比特幣的技術基礎區塊鏈,未來將會蓬勃發展。」

 

馬雲與羅格夫都看到了重點,比特幣能夠發展,背後的技術根源相當關鍵,而且,區塊鏈不僅用在貨幣上,如今更有許多創新應用,例如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已用這個技術,幫助世界各地缺乏銀行帳戶的二十億名民眾,至於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區段建設」,則讓現金扶貧業務更快、更便宜且更安全。

 

不過,比特幣也引發眾多虛擬貨幣的投機風潮,例如類似比特幣的加密貨幣,還有像乙太幣、瑞波幣、狗狗幣等,也跟著大炒特炒,其中,瑞波幣創辦人克里斯·拉森(Chris Larsen),一度因為幣值大漲而身價爆漲,甚至擠身全球首富第三位。究其原因,原來是在全球流通1000億個瑞波幣中,光是拉森的Ripple公司就擁有600億個,難怪他的身價如此驚人。創辦人一開始就擁有大部分貨幣,這也不禁讓人質疑,這種虛擬貨幣,是否早已淪為散戶根本贏不了的金錢遊戲?

 

當然,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並未太偏袒自己,沒有讓自己擁有那麼多比特幣。根據估算,比特幣的供應量在2140年將達到最高的2100萬個,中本聰持有的則是100萬個相當於全部的5%,並非很大的數量。此外,中本聰與大家的權利都一樣,甚至直到今天他本人都沒有現身,也讓比特幣更增添一份神祕誘人的氛圍。

 

不過,我常覺得,台灣的科技業,似乎從台積電後就沒有抓住新的產業機會,面對區塊鏈這種難得一見的新浪潮,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利用及掌握。目前中、韓都將比特幣視為洪水猛獸並強力打壓,但日本政府則把虛擬貨幣納入合法管制範圍,台灣是不是也應該好好想想,也許日本反而是台灣可以學習的對象。只要政府好好規範合理的運作機制與法令規章,將全世界在這個領域創新的團隊及資金都吸引到台灣,如此政府要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產業發展,就絕對是水到渠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