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產業蛻變 新政府應順勢調整角色

2016-04-07 02: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  

蔡英文總統即將於520就任,民進黨的財經政策也將上路,五大亮點產業:生物醫藥、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航太以及亞洲矽谷等創新計畫,也在新人新政的推動下,讓國人懷抱全新期待。此一攸關產業發展的大政方針,未來該如何展開,仍值得為新政府再進一言。

首先,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能夠扮演什麼角色,應該進一步釐清。早年台灣產業發展仍一片荒蕪之際,政府在高科技產業的奠基上,曾扮演重要的領導角色,當時在人才培育與技術引進上,從無到有建立起產業根基,並成功將主要企業推向國際舞台,也創造現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穩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優異成績。

不過,近十多年來,政府推動的多項產業政策,成果就未必盡如人意,甚至還有不少造成致命損失。例如兩兆雙星中的DRAM與面板業,以及WiMAX的4G政策,這些產業政策有的疏忽於自有技術的扎根,或是限制企業海外投資,甚至是昧於國際趨勢的快速演變,但重點都在於產業競爭要素愈來愈複雜,已非政府可以預測、主導或扭轉。

事實上,產業進化一日千里,技術、行銷及國家介入等因素瞬息萬變,即使身經百戰的企業家都很難掌握變局,不具專業能力的政府部門,更難指導產業的發展方向。新政府應該從過去的失敗經驗中自我惕勵,不要讓政府又想成為指導產業發展的萬能角色。

過去台灣政治人物的思維,向來是「政治指導經濟」,而非「政治服務經濟」,前段時間小英政府拜會竹科及南部業界領袖,政治人物還是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企業大老則企盼政府關愛的眼神,此一老舊心態不變,台灣經濟恐怕很難走出活路。況且,審視台灣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界已累積一定的規模與實力,也有能力進行更先進多元的技術研發與商業探險,透過市場商業法則的運作,讓更優質的企業透過健康的競爭環境而產生,才是產業發展最良性的生態環境。

因此,在這種產業進化蛻變的過程中,政府的任務,也要從早期扶植與獎勵特定產業的角色,逐步走向健全商業環境、開放投資限制,以及協助排除投資障礙等方向施政,這還包括研修完備的投資法令,解除對創新創業的限制,還有影響更深遠的教育與人才政策等,都是現階段政府最應加強改善的事項。

有了前述對政府自身角色的檢討與反省後,在落實到五大產業的具體執行上,就應有不同作法。這五大創新產業的立意與方向雖然都好,但若不注意執行方法與細節,產業政策最終也只是畫餅充飢,流於空談而已。

首先,目前政府財源吃緊,本來就很難大規模砸錢來做產業投資,更不可能期待像對岸政府推出數千億元資金投資特定產業,但政府應儘量用政策工具來引導產業發展,讓民間投資活力再現。例如過去政府推動生技產業,將一連串相關的法令限制拿掉,讓科研人才能夠順利轉入民間企業,未來像國防航太、亞洲矽谷等若要大步開展,相關的法令與人才流動限制,必然也是施政改革的重點。

其次,新政府推動類主權基金,要為五大產業做引導與示範投資,但目標應是藉此吸引更多企業加碼投資,台灣十餘年來經濟積弱不振的關鍵就在投資不足,不僅國內資金外流嚴重,外資更不願意來台投資,政府若能解決投資不足的問題,台灣經濟問題就解決一半。

事實上,小英政府選擇這五大產業,原本都是比較偏向台灣本地企業的投資,未來若無法吸引或帶動更多外資來台投資,這個政策可以說就不算成功。換句話說,未來新政府應該將這五大產業吸引多少資金來台投資,訂出最關鍵的績效指標(KPI),也做為政策執行是否成功的判斷標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