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整合創新應用 打造產業新利基

2016-01-08 02:4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  

近年來網路創新應用不斷出現,從美國的Uber、Airbnb等租車及住宿共享經濟案例,北歐國家以各種金融科技創新讓民眾出門不必帶現金,到最近大陸積極推動「互聯網+」策略,甚至法官都可以微信進行遠距離通話庭審等,都成為以創新創造價值的案例。

不過,這些應用目前在台灣都尚未啟動或才剛上路,對於近年來創新腳步已大幅落後的台灣來說,不只要關心並研究這些與生活相關的網路創新模式,更應加快速度追趕,推動台灣本地的創新應用,否則將對整體產業的轉型升級相當不利。

事實上,台灣除了在網路創新應用落後外,即使過去最引以為傲的傳統半導體與高科技電子業,在全球的創新排名也不出色。根據路透旗下智權與科學(IP & Science)事業群所做的《開放的未來:2015年全球創新現況》(The Future Is Open: 2015 State of Innovation)報告也示警,以半導體見長的台灣,在眾多產業創新排名中,僅台積電名列2004年至2014年亞洲五大半導體材料與製程創新企業,學術單位則有成功大學近十年在家電領域創新研究數量居全球第三,交通大學同期半導體創新研究數量排名全球第八。

要如何改善台灣在創新上的落後?首先是法令與政策的限制上,必須加速去除障礙,尤其是任何創新的出現,往往衝擊到現有體制與規範,也容易引發現有行業的反對聲浪,但是在政策管制與建立生態系統間,政府應取得平衡點,不宜採取禁止的態度。

以美國為例,早期電子商務對每州的稅收造成衝擊,但為了促成新興產業的出現,就是採取先放手的作法;至於中國在OTT(Over The Top)影視產業及互聯網金融行業,也採取類似作法,等到產業發展成氣候,經濟價值逐漸浮現,再修改法令並制訂明確的發展政策,進行對產業發展的規範與管理。

至於在創新場域的選擇上,台灣市場規模不大,雖然可以做為練兵之處,但勢必要尋找海外市場發展,近來大家把目標放在紅色供應鏈與大陸市場,但隨著東協與印度已成為新興消費大國,這個加起來達20億人口的市場,絕對是台灣不能放棄的大商機。

在發展東協與印度市場時,台灣其實也有絕佳的形勢,但卻沒有好好利用。例如台灣有大量來自東南亞的工作者,以及國內大學如今也有數千名來自東南亞與印度的學生,若好好經營這批消費者,並運用這群來台灣求學的學子,都可以做為企業探索及行銷東協與印度市場的媒介。

此外,過去東南亞市場對於台灣文化及品牌有很高的接受度,如今在網路應用上也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至於印度,基於與中國有潛在競爭關係,正處於積極招商的階段,需要大量外來投資,台灣也可以在此找到新的角色,並且在大陸市場之外,延伸探索到更多市場商機。

最後,在創新的作法上,除了過去經常強調的軟硬整合外,要再加進台灣精緻的服務業實力,例如農業、通路、醫學、美容、養老照護等,都可以著力。以養老照護產業為例,可以結合多年來在安養照護累積的獨特經驗與知識方法,做管理和顧問的軟體輸出,同時,安養照護所需要的器材輔具和一般用具不同,因此也可以加入各種器材、輔具、穿戴式監控生理裝置,以及WiFi(無線網路)等硬體裝置廠商配合,形成「軟帶硬」的團隊模式,才容易擴大商機。

另外,像精緻農業結合LED的應用,如今已有成功模式,在電子收費系統、工廠自動化、物流運輸等行業,也同樣可以結合台灣很強的IC、機械、伺服器及雲端管理等行業,在這些現代化生活設備及服務領域中,創造出許多新商機,讓台灣傳統製造業與電子業在面對紅色供應鏈的威脅時,能以新型態的整合創新,在利基市場中找到出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