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期數 : 757
發行日期 : 2011/6/27
作者 : 採訪/劉俞青、林讓均 撰文/林讓均 攝影/攝影組
獨家專訪》前衛生署食品檢驗官員的內幕告白:
把關食品安全 環保、衛生署從來沒聯繫!

 

塑化劑風暴發生至今,衛生局角色備受爭議。

《今周刊》團隊費盡心力找到一位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專責管理食品添加物的官員,談及塑化劑事件,他的無奈、失落與痛心,都付諸紙端……。

 

塑化劑風暴發生至今,衛生署的角色內外夾擊,對外必須與環保署共同負起這次塑化劑的政治責任;對內,衛生署這次是主動舉發風暴的起始者,有如自己撕裂手上一塊肉,焉有不痛之理?

《今周刊》團隊費盡心力,終於說服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現整併進「食品藥物管理局」)專責管理食品添加物的官員,他在衛生署有二十多年資歷,擁有添加物管理與工廠稽查的豐富經驗,站出來說明長期以來,台灣在食品添加物上的管理內幕!

原本他低調、不願評論「娘家」衛生署,但看到事態發展,不少人對衛生署多有指責,他也忍不住跳出來說幾句話。在訪談中,這位前官員講到塑化劑事件,難掩無奈與失落,不敢相信這是自己任內就發生的問題。

而針對若干流傳在媒體上的論點,他顯得不以為然,經常使用反問句與巧妙的譬喻來呼籲大家反思。以下是這位不願具名的衛生署前食品添加物檢驗官員的獨家告白。

塑毒汙染為單一事件

少數食品大廠把關不力 未檢驗上游

 

發生塑化劑事件之後,我真的意外又痛心!我在衛生署這麼久,從來沒看過有人明知會害人,還故意在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質,而且更想不到的是,這樣的缺德事竟會發生在台灣!

對於這次塑化劑事件的處理,要知道,塑化劑不列入例行檢測項目,但衛生署不但主動驗出來,還馬上公布給大眾知道,真的有勇氣,值得尊敬!

雖然發生這樣的不幸,但我還是認為這是食品汙染的單一事件。我民國六十多年就進入衛生公職體系,這三十多年來,台灣的食品衛生環境還是有進步。

早年我在稽核食品工廠時,香腸是掛在糞坑旁的,而且工廠的門關都關不住,蒼蠅飛來飛去,就像是現在的「食品添加物」。現在,應該沒有這狀況了吧!

我認為這一次食品大廠確實有把關不力的責任。我很認同義美的作法,他們對價格太低的原料都能合理懷疑,並且確實檢驗,但某些大廠為什麼辦不到?你總是得知道自己賣的是什麼東西吧!怎麼沒去上游原料工廠看一看呢?如果有人上完廁所沒洗手,滿手大便就去製作食品,你怎麼辦啊?

如果加上業界資歷,我有超過二十年輔導工廠的經驗。一家食品工廠有沒有問題,我一看就知道!

例如,第一個你要看的是環境,這就好像到別人家的客廳去,乾不乾淨一目了然;再來,你一定要問清楚製作過程、原料成分,而且要去倉庫看看原料庫存,查一查有沒有多出來的可疑物質。

比方說,一家食品工廠就不應該擺放塑化原料!這不是很清楚的事嗎?所以我說,如果你有去看過上游工廠,就很有機會避免這種事的發生。

衛生體系不是一條鞭

無法面面俱到 廠商還是得自主管理

 

想去稽核食品工廠,就要看得懂「眉角」。可是我觀察,現在的衛生稽核人員,大多是透過考試就進到公務體系,沒幾個有食品工廠的實務經驗。

衛生署的官員最好有業界經驗,不然跟業界會脫鉤得愈來愈嚴重,就算去稽核,也是有看沒有懂。至少衛生署官員也要有地方經驗,像是日本,他們的厚生省官員,就會先到地方衛生單位歷練,再回去厚生省當官,這個作法值得參考。

但台灣的衛生署與地方衛生局不是「一條鞭」制度,衛生署幾乎可說沒有第一線的稽核權力,因為稽核職權都是放在地方衛生局,上下游管理無法順利銜接,雖然在GMP認證,或進行某些稽核時,衛生署與衛生局免不了聯合會勘,但你天天會勘嗎?不會嘛!

環保、衛生署未橫向聯繫

沒想過會有毒物摻入食品情況

 

所以,嚴格說起來,衛生署與衛生局也不算有從屬關係了,雖然衛生局還是多少會配合衛生署的政策,但實際上衛生局聽的是縣市長的命令啊!而且,每個地方有各自的地方(政治)生態,不見得都對衛生業務特別重視。

衛生體系長期以來就是缺錢又缺人,所以這次聽到外界批評衛生署監督不力的聲音,我真的很替過去的同事們抱屈,其實大多數的人都非常認真,甚至三年前三聚氰胺事件時,我有一位同事過世,我們都覺得他應該是「過勞死」。

唉,就算衛生署有三頭六臂,也不能管到每一家廠商啊!食品安全的把關,要從食品工廠就做起,每一家廠商都要做好「自主管理」,而不是只靠衛生單位的監督。更何況,「嚴官府,出厚賊」(台語,指執法過嚴,反而多盜賊),怎麼嚴格管制都沒有用的。

這就像養孩子一樣,孩子上小學第一天、第二天帶他去教室,讓他學著自己上學就夠了,不需要每天拿把椅子坐在教室門口、等他放學,然後再小心翼翼牽他回家。沒錯啦,這樣做,孩子也許不會變壞,但這孩子會成長嗎?

民國八十九年,把複方食品添加物改成自主管理,不再強制查驗登記,這也是為了落實自主管理的精神。要不然,例如為了防止食物中毒,你就規定把每一個便當先登記過後才端出來,甚至每顆菜都要編號,但這可能嗎?

這次看來,塑化劑這種工業用料摻到食品中,其實是工業用料的「流用」,管理毒物源頭的環保署也有責任。

但我告訴你,在食品安全的組織架構中,環保署與衛生署從來沒有橫向聯繫。為什麼沒有?很簡單,因為衛生署是管吃的,但環保署是管毒的,也沒想過會有毒物流用、摻入食品的狀況。

這個情形,就好像多年前多氯聯苯(PCB)事件,是在製作米糠油的過程中,一個熱交換的管子有蛀洞,所以多氯聯苯漏出來汙染了米糠油。我們的公衛體制是否也有蛀洞,這我不知道,但經過這次事件,我想以後環保署至少要把毒物管理的洞補起來。

食品與藥物管理結合

政府可藉此反思人力與經費配置問題

 

在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之前,我們是把食品業務跟藥品業務分開,但現在卻合在一起,人力配置就出了問題。因為你跟食品科講阿斯匹靈不通,你跟藥品科講大腸桿菌他也不了解,可是卻常常見到護士或藥品背景的人管食品,這樣不但不專業,而且就算你把人累死也沒有用。

食品業務就應該要由食品專業的人管理。最好政府可以藉由這次事件,多去思考經費與人員配置的問題。

塑化劑事件不知從什麼時候就開始了,應該是我還在衛生署時就有了,真的很遺憾(停頓),就算我是管食品添加物的,我也無從知道這種黑心起雲劑的事。你可以說任內不知情,也必須負責任,但現階段講這些都沒用啦!現在發生就現在解決,這樣就對了!

我覺得這只是一個單一案件,並不會因為有這案件,整個衛生體系就完了,其實我們的衛生單位是有進步的啦!到底給它打幾分,見仁見智!但起碼現在大部分的民眾還能接受,要不然,我們每天嘴巴一張開,還敢吃東西嗎?所以,該給衛生機關一些掌聲啊!

 

 

人力不足!

一名稽核員得管300家廠商

談及食品衛生的現場稽核,沒有人比張美玲更了解!今年57歲的張美玲,5年前以彰化縣衛生局技士的身分退休,在將近30年的公務員生涯中,兢兢業業地守在食品衛生稽核的崗位上。

「早從民國89年,複方食品添加物與香料改為自主管理之後,我就覺得遲早會出事!」張美玲說,以往是單方、複方都要納入查驗,但現在複方採自主管理,就表示食品安全與否但看業者良心,出了事並不意外。

只是這次黑心廠商可以隻手遮天長達2、30年,難道第一線現場稽核都沒有發生作用?張美玲說,現場稽核無法好好落實,主因是人力真的太少了!

以彰化縣衛生局列管的醫政、藥政、食品與衛生等各種業務,加起來總共有六千多家廠商要管,光是食品製造商就有350家,可是稽查科只約20人,即使加上食品科,也不過40人。算一算,稽查科一個人就得管上300家廠商!

張美玲笑說,她曾經一天稽核10家廠商,平均一家分到的時間不到一小時;而且,現場稽核牽動地方利益,不僅業者會跳腳,也常有地方民代施壓,她就曾經因為堅不放水,而被民代嗆聲:「敢不給我過,你明天不用上班了!」甚至,還遇過一件食物中毒案件,居然有三個層級的政治勢力關說,紅包還直接放進公文袋中想行賄。所幸,堅守崗位的她,後來都能以高EQ化險為夷。

「在層層壓力之下,地方衛生稽核員真的很難做事!所以流動率特別高,經驗都沒辦法傳承!」張美玲表示,縣市首長、衛生官員必須要充分支持,稽核員在第一線「打仗」才能無後顧之憂,否則誰敢做事?

她也提到,其實絕大部分的食品業者都正規營業,只是需要人不斷提醒注意事項,所以稽核制度絕對必要。

看來,政府實在應該多聽聽地方稽核員的心聲、多給一些資源,才能串起食品安全網的最後一哩路。

(林讓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