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爆紅的郎咸平,從小念放牛班,還曾經只想當一名木匠,但他的一生,充滿了意外與驚嘆號,如今成為知名的財經教授及第一名嘴,舌戰歐美十大投資銀行,並嚴詞抨擊國企民營化是賤賣國產,他的成就,恐怕連郎咸平自己都無法置信。

 

 

 

文/林宏文

今年六月中,大陸有一個網站公布,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咸平,目前是全中國大陸演講費最高的名嘴,一場演講費高達六O萬元台幣,創下近年來的新高記錄。

 

郎咸平的演講平易近人,往往把複雜的經濟學理論,用最淺顯的比喻呈現,又經常貼近市民大眾、抨擊當局,因此,每場演講他都像大明星一樣,許多粉絲搶著與他合照簽名,順便再問股市明牌、房市走向。

 

其實,郎咸平成名得非常早,早在二OO年,他就在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財經郎閒評」財經論壇,收視率相當高,但後來卻被停播,官方理由是「郎咸平的台灣版普通話無法達到中國國家標準」。不過,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他是抨擊上海當局,揭露上海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況,得罪時任市委書記的陳良宇才遭到停播。陳良宇後來失恃入獄,也印證當年他的批判並非無的放矢。

 

這位成名於香港及大陸的財經學者,還被冠上很多封號,包括「中國經濟的鐵榔頭」、「中國股市的郎旋風」、「中國民營企業教父」等,更有媒體將他列為「改變中國的十大經濟學家」之一。

 

但是,對很多台灣人來說,郎咸平這個名字還是很陌生。其實,他不僅出生於台灣,而且一直念到台大經濟研究所,還在工商時報當過記者,之後才到美國、香港等地念書工作。而且,郎咸平從小功課不好,曾念過放牛班,還曾經放棄功課,只想當一名木匠,他的一生,充滿了意外與驚嘆號,如今能夠成為全中國第一名嘴,可能連郎咸平自己都不太相信。

 

郎咸平回想自己的童年時代,其實有很多不愉快的回憶,尤其是父親及姐姐與他相處得並不好,而且父親對他一直不太關心,讓他的童年感受到不少挫折。

 

郎咸平的父母早年在張學良創辦的東北大學讀書,父親讀經濟系,母親讀化工系,後來父親加入國民黨部隊擔任上尉軍官,撤退到臺灣時,很多軍官身上都會帶一箱黃金、白銀,但郎咸平父親特別瀟灑,只帶了一箱青島啤酒和三塊大洋,就和他的媽媽上路了。

 

當時,青島啤酒很快就在船上喝完了;父親又幫已懷孕的母親買了一個床位,花掉兩塊大洋。當船開到臺灣基隆港時,父親因為第一次看到香蕉,又花掉最後一塊大洋買了一串香蕉。從此,父親身無分文,就一直在部隊服務到退休。

由於父親經常在部隊裡,郎咸平自己也承認,與父親的溝通並不好,而且一直到十年後,父親才知道他初中時念放牛班,並一度放棄學習,想學做木匠。此外,郎咸平與年齡差距不小的姐姐也處得不好,只有哥哥與母親對他好一點,母親雖然關心他,但由於是建中的化學名師,經常在各地補習班兼課,因此,郎咸平從小放學回家,都是一個人在家。

 

念小五時,郎咸平的爸爸給他一份模擬考卷,結果郎咸平只考了五分,他的父親看了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默不做聲,最後便跟他媽媽說,﹁這個小孩以後想幹啥就幹啥,我們不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他身上。﹂

 

初三時,郎咸平因為功課實在太差,被分配到放牛班,因為成績不好經常被老師打,每天又與流氓太保混在一起,經常鬥狠打架,但通常也是被打的那個。後來他想乾脆去念軍校,但因為近視體檢沒過,老師於是建議他去學門手藝,於是,有段時間,他每天認真地學做木工,從刨皮、削平、車床,最後把一塊木頭做成櫃子。那段時間,

 

當時,郎咸平非常羡慕功課好的同學,有一次,一位成績很好的同學向他借水彩,讓他覺得好光榮,﹁這位好同學還握了一下我的手,表示感謝,當時我覺得好激動。﹂

 

到了考高中的前幾個月,郎咸平知道自己不用功不行了,但是那麼多課本又念不完,於是他買了一本《考前三O分》的猜題本拼命K,結果,在一千名同學的全校模擬考中,他竟從最初的八百多名,一路前進到五百多名及三百多名,最後,還以第三志願考上成功高中,跌破所有人眼鏡。

 

郎咸平說,考上成功高中,應該歸功於他買到的那本《考前三O分》猜題特別準。後來,因為母親在建中任教,根據校規,他可以轉學到建中借讀。但即使進了他的第一志願建中,他對學習仍然沒有很大的興趣,倒是迷上了打拳。

 

由於郎咸平個子小,念初中時常常被同學修理,因此高中時他就趕緊學打拳,他將父母給他買書的錢,拿來買了幾斤鮮肉,提著到武館拜師學螳螂拳,結果愈學愈起勁,每天放學就跑到武館裡,一大早起來也都會復習前一天老師教的內容,三個月下來,他的武術大有精進,以前的混混都不敢再惹他。

 

有一次,郎咸平和他的一位師兄到當時最熱鬧的西門町逛街,當地幾個地頭蛇看他們不順眼,上來找麻煩,結果兩邊就打了起來,開始時對方只有幾個人,後來衝出一大批兄弟,結果,他們兩個被團團圍住,卻絲毫不畏懼,越戰越勇,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這場戰鬥引來上百人圍觀,讓郎咸平好不得意,但他的左手腕也被打成重傷,養了兩個月才好。同學們得知這個消息,大家開玩笑叫他﹁西門町之虎﹂。

後來郎咸平考上東海經濟系,但他對讀書還是不感興趣。大一有一門課微積分,要學兩個學期,每學期有四次月考。他第一次考了60分,第二次由於抄襲同學時被老師發現,結果得了零分。

 

郎咸平算了算,若要算平均分數,後來第三次和第四次月考要得一百分才不會被淘汰,當時他很想就放棄算了。﹁但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我突然決定好好念書,每天晚上都讀到半夜二、三點,我不相信我考不過。﹂

 

結果,一個月下來,郎咸平對學習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第三次與第四次月考平均分竟然高達九九分,﹁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有了聰明的感覺,從此之後對做學問産生濃厚的興趣。﹂於是,郎咸平開始博覽群書,對國內外名著樣樣涉獵,﹁我似乎從書海中尋回我的靈魂。﹂

 

後來,郎咸平高分考進台大經濟所,又在他的同學、前中視總經理鄭家鐘的介紹,進入工商時報主跑金融新聞兩年,在這兩年間,他廣泛接觸中央銀行及各部會,對總體經濟有了第一手的接觸,於是決定再到美國深造。

 

鄭家鐘說,在學期間,他就發現郎咸平是文思敏捷、辯才無礙的人,有時候大家一起研究功課,他雖然不一定每本書都看過,但他總是可以命中課題核心,後來郎咸平到工商時報跑金融新聞,表現也是超好,採訪、寫作都比別人更快進入狀況。

 

後來,郎咸平到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在美國多所學校任教,但他總覺得在別人家的地盤工作,覺得很不踏實,於是,決定回祖國奉獻。一九九四年,郎咸平覺得香港的學術氛圍比較自由,可以讓他的學術成果發揮更大的作用,於是他就直接到香港任教。

 

在香港中文大學期間,郎咸平一直在尋找機會,希望能夠讓他的財經知識對社會有更多的參與與貢獻,很快地,他就找到機會了。二OOO年,香港財經當局修訂《證券及期貨條例》,郎咸平看完條例後,發現有許多漏洞。於是,針對投資銀行操縱股市的現象,郎咸平撰寫大量文章支持港府所提出的辯方舉證,並立刻遭到以高盛為首的十大投資銀行激烈反對。

  隔年的二月,當立法會討論相關議題時,郎咸平不請自去,舌戰十大投行的二十五個律師。現場唇槍舌劍,但二十五個律師始終沒辦法壓倒郎咸平,有些問題甚至被郎咸平質問到啞口無言。這場由郎咸平一手主導的口水戰,依稀有少年時代以寡擊眾﹁西門町之虎﹂的風采,也奠定了郎咸平為小股民喉舌的代言人地位。

 

郎咸平很快也發現,相較於香港更成熟的金融法規與股民水準,中國內地的股市更不規範,怪現象特別多,而且內地的經濟學家更少有為股民說話,於是他在深圳創辦《新財富》雜誌,並多次撰文批判各種怪現象,尤其是當時中國最大民營企業集團之一的德隆,一篇名為《德隆系:中國獨特的類家族企業斂財模式》的文章,點出德隆的種種問題,並透過媒體對投資德隆的股民疾呼,﹁你們高息借給德隆的錢是拿不回來的!﹂與曾列中國富豪的德隆唐氏兄弟針鋒相對。

 

郎咸平罵得愈凶,名氣也就跟著更響亮。他也用力抨擊大陸國企民營化是賤賣國產,他直言不諱地指出,大陸很多國企負責人,完全沒有美國專業經理人應有的信託責任,只想著把國企納為己有,甚至還把國有資產鏟平,就地建高樓,賺的錢全歸自己,但為工廠辛苦打拼三十年的工人,最後卻失業了,﹁我接過幾千個投訴,只有怵目驚心、痛心疾首可以形容。﹂

 

但是,這些批判也引發軒然大波,惹得一堆國企負責人要控告他,甚至引起不少立場偏官方的經濟學者的圍剿,掀起一陣﹁倒郎旋風﹂ 。在官腔官調充斥的大陸,他的言論被視為異類,但也為他贏得廣大小老百姓的肯定,因為他打破大陸學者鄉愿作風,說出別人不敢說的話。

鄭家鐘認為,郎咸平在學術研究上相當前瞻,也很有敏感度,他是第一個對大陸國有企業的經理人購併(MBO,management buyout)提出預警的人,事後也證明他的預測是對的。﹁他是一個有社會實踐力的經濟學家,有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而非只是能夠對個案提出解釋說明的學者,有當年凱因斯的影子。希望未來有更多像郎咸平這樣的學者,能夠對社會提出更多的批判及解決之道。﹂

 

金融海嘯後,中國股市大漲,一度是全世界漲幅最大的股市,但郎咸平仍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感到憂心,他覺得,目前中國社會一直有個想法,認為中國可能左右世界的未來,中國已成爲全世界經濟的領袖。

 

﹁當我看到這些話時,就會想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那時日本牛氣沖天,不可一世,在美國大舉收購各種資産,但後來在美國精心策劃下發動了一場金融超限戰,打垮了日本,也造成日本二年來的經濟不景氣。﹂

 

郎咸平說,當年日本提出了四三O萬億的投資計劃,投資了大量的基礎建設,﹁當時很多西方學者都稱讚日本做的好,但事實真的是那樣嗎?我想透過日本的經驗,提醒大家小心西方的金融炒家發動一場新的金融超限戰。我覺得中國應該放下姿態,先把自己的經濟踏踏實實做好,不要追求什麽虛名。﹂

 

至於今年以來中國股市、房市為何會那麼好?郎咸平認為,那是因為中國的製造業很早就出現問題,但這些製造業的資金被挪去炒股炒房,因此造成股市暴漲暴跌,但他認為,中國製造業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必需要努力朝向﹁6+1﹂的産業鏈進行整合。

 

郎咸平以芭比娃娃爲例,中國的工廠代工製造芭比娃娃,只創造出每

個娃娃一美元的産值,但在美國沃爾瑪,一個芭比娃娃賣價是九.

九美元,也就是十美元。十美元的終端售價,減掉中國出廠價一美元,

中間的價值,都是美國通過六大環節創造出來的,也就是包括産品設

計、研發,原料採購,倉儲運輸,定單處理,批發經營及終端零售這

六大塊創造出來的。

 

郎咸平說,這六大塊創造了九倍的産值,而且以毛利率來說,中國

一塊錢的製造,毛利率不是負的就是零,而九美元的毛利率高

達四成,也就是三.六美元。﹁我們要的不是産業升級而已,而是要

做到6+1的産業鏈,即使不生産芭比娃娃,而改去生産科技含

量高的半導體晶片,一樣會重蹈中國玩具産業的覆轍。﹂

 

在金融海嘯後,郎咸平遇到很多投資人問他,﹁郎教授,我們可以抄底嗎?﹂。遇到這個問題,郎咸平經常以香港﹁四大天王﹂李嘉誠、李兆基、郭炳湘兄弟及鄭裕彤為例,他們都是以地產起家,但這些人和中國內地企業家最大的不同,是他們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蕭條洗禮,但內地企業家沒有經歷過,他們可以依然屹立不搖,是因為他們是最好的風險管理者。

 

郎咸平說,﹁例如李嘉誠,他是很謹慎的人,去年三月,他就已對投資人說要量力而為,之後他多次發表警訊,並在去年十月停止和記黃埔的所有投資,大量套現。﹂

 

此外,李嘉誠的核心業務有七個,包括港口、房地產和酒店、零售業、能源、電信、基建、金融投資等。這些行業之間有所謂的互補性,也就是兩個行業你好我壞,我好你壞,剛好可以抵消風險。

 

﹁透過這種行業間的互補,現金流波動的風險小了十倍,雖然這種投資很保守,但也難達到利潤最大化,但企業經營的目的不是實現利潤最大化,而是為了風險最小化。﹂郎咸平以學術基礎研究四大天王的崛起過程,發現每一個天王的投資思惟都是如此,而且每一個都儲存大量現金,過去三十年,四大天王的現金占總資產比例高達五%到一五%,至於負債比例都只有二o%左右。

 

﹁有一次,我私下問了四大天王中的一位企業家,我說你一生成功的哲學是什麼?﹂結果,他的回答是,﹁保守是他這一生成功的關鍵。﹂郎咸平認為,天王都已如此,一般人的投資理財,當然更應遵循這個原則。

 

從一個原本只想當木匠、在西門町與流氓打群架的少年,到如今成為中國內地第一的財經名嘴,郎咸平呼籲學者跳出象牙塔,不能對社會各種不正常、不健康的現象,假裝視而不見,﹁我不能自欺欺人,就像看到有人盗竊,卻不能大聲喝止一樣。﹂

 

反省自身的成長經歷,郎咸平說,年輕時由於年少無知,做過很多荒唐事,但當他懂事以後,就開始發奮學習,並且會運用好的學習方法,認真用腦去學習。

 

﹁如果要給下一代建議的話,我想,年輕人一定不要老是想要投機取巧,一步登天。要戒除浮噪的心理,踏踏實實做事,做好現在每一步。﹂透過自身的蛻變與提升,郎咸平給的建議很簡單,但卻是再實際不過了。

 

郎咸平小檔案

出生:1956年,桃園

現職: 香港中文大學、汕頭大學、長江商學院財務金融學系講座教授

學歷: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財務金融學博士、台大經濟研究所、東海大學經濟系、建國中學

經歷: 華頓商學院教授、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紐約大學教授、芝加哥大學教授、世界銀行公司治理顧問、上海有線電視臺財經節目財經郎閑評主持、台灣工商時報記者

 

有很多封號,包括「中國經濟的鐵榔頭」、「中國股市的郎旋風」、「中國民營企業教父」等,更有媒體將他列為「改變中國的十大經濟學家」之一。

 

郎咸平的新書小檔案

書名: 注意!重點不在GDP-郎咸平談振興經濟對策

作者:郎咸平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