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數 : 652
發行日期 : 2009/6/22
作者 : 賴筱凡
併入和艦這座橋頭堡 是聯電的轉捩點!獨家專訪曹興誠 談和艦案始末與聯電的未來

 

金融海嘯剛過,景氣正在逐步回春,六月的半導體產業卻相當不平靜,先是聯電股東會通過合併和艦,隔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決定重掌兵符,再披戰袍。面對半導體業成長趨緩的既定事實,台積電選擇開拓新事業群,聯電則要利用和艦這座橋頭堡,搶灘大陸晶圓製造。

面對這兩大動盪,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接受《今周刊》專訪,揭露和艦案爆發之初,面見前總統陳水扁的經過,並分享他對聯電未來成長性的看法,以下為訪談實錄:

問:最近聯電股東會通過合併和艦,你怎麼看這件事?

曹:和艦案本來我已不想談了,可是今天看到《自由時報》說什麼聯電「偷跑在先」、「不能縱容就地合法」,我很生氣。這案子從發生到現在,大家都很清楚是政治辦案,而且我們在地院、高院都已獲判無罪。沒有什麼非法,也沒有所謂的偷跑。偷跑的意思是說,聯電有錢投資到和艦,或對和艦有技術輸出;法院已經證明沒這回事。《自由時報》是大報,報導卻經常充滿扭曲惡意,像紅衛兵的大字報,十分沒格調。所以我已經決定要告《自由時報》,要求更正、道歉與賠償。

談併入和艦

 

問:聯電通過併回和艦,事情看來可以告一段落,你對和艦的股東責任已了,是不是?

曹:和艦的成立,是因為那時徐建華〈和艦總經理〉說他們要去大陸發展,他們可以加入中芯,也可以自己創業。那時每次張汝京〈中芯國際總裁〉到台灣演講招人,都是萬人空巷去聽講,很多人都想去大陸發展。後來我們想,既然留不住人,希望徐建華他們不要投到中芯去,而我們在不投資、不技術移轉的規定下,盡量幫他們忙。比方說原來蘇州想拉我們去投資,條件給得不錯,我們就讓和艦把這些條件接收過去。另外投資人我們也盡量幫他們去找,像日本的軟體銀行〈Soft Bank〉這些投資人,就是我們幫忙找的。

有人說,那你怎麼不像台積電一樣去申請?我說大陸投資是有風險的,不必去冒那個風險。我們因為心情坦蕩,所以有人說我們偷跑,我們根本就不理他,沒想到扁政府就來搜索了,結果什麼違法的證據都查不到,檢調騎虎難下之餘,就亂安罪名,說我背信、違反《商業會計法》;說我去幫人家為什麼沒有公告?我幫別人一些小忙,既不涉權利,又不涉義務,要公告什麼呢?這真是欲加之罪、無聊至極。

談會見陳水扁經過

 

後來和艦做得還不錯,我就想說應該把它併回來。當時和艦已經發揮作用,牽制了中芯的發展;不然中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很容易坐大。

和艦其實有機會上市,但我們覺得這樣不大好,它一上市就等於是與聯電打對台,所以我們就想辦法要把它併回來。二○○五年一月,我到總統府去見陳水扁,希望他能幫忙,他說:「有人說你們偷跑哦。」我說:「沒有啦,這根本胡說八道。」後來才發現他在給我警告,我聽不出來。當時如果趕快去送錢,可能就不會發生和艦案,但這絕非我的風格。

我聽說,陳水扁叫王永慶投資高鐵,王不願意,第二天總統府發一則新聞稿說,台塑不投資高鐵,但王永慶自己要投。王永慶嚇得趕快送錢去總統府,就擺平了。

所以說,那時候陳水扁說我偷跑,是警告我,我根本沒理他,傻乎乎的,沒想到二月過完農曆年,他就指示檢調來聯電大搜索,這種作法真的很缺德。

問:作為聯電的股東,你很支持和艦併回聯電?

曹:那當然啦,聯電最終還是要到大陸去做,和艦把橋頭堡建好了,聯電去撿現成,很划算。當然,聯電如果不想併和艦,我也沒意見。

問:如果這樣併回來,與台積電在上海有一座松江廠,是一樣的效益嗎?

曹:可能不太一樣。台積電松江廠聽說到現在一直賠錢,我相信是因為沒人想去,因為在台灣這邊有官升,跑到那裡去,形同放逐偏遠地區,當然沒人願意去。和艦是自己員工創業,精神不一樣,所以為什麼和艦會賺錢、松江廠不會賺錢,基本差別在這裡。

問:回到和艦案,目前這個結果看來很好,外界認為你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你的看法是?

曹:聯電八吋廠、十二吋廠那麼多,和艦只是一座小小的八吋廠,我其實沒那麼看重,因此檢調把和艦案無限上綱,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當時的台聯立委羅志明還說,曹興誠搞了四千億元投到蘇州去,我說聯電翻箱倒櫃,所有資產統統賣光,也沒有四千億元啊,這是很可笑的。

問:這幾年,台積電和聯電的市值差距比過去大,以前叫晶圓雙雄,你覺得這個轉變在哪裡?未來會怎麼演變?

曹:其實事在人為,聯電還是滿有機會的,客戶不會喜歡供應商一家獨大,那會店大欺客,客人受不了。所以聯電只要做得不太差,客戶都會支持。

談聯電的轉機

 

問:所以你認為○九年會是聯電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嗎?

曹:若政府不再找麻煩,放手讓聯電去做的話,我覺得聯電還是滿有潛力的。

問:一般讀者、投資人不見得能夠了解你講的,聯電怎麼做會比較有機會?

曹:也不用多說啊,做出來自然就了解了。

問:在未來的競爭上,和艦對聯電有很大的助力嗎?

曹:這要看聯電重不重視將來中國市場的發展?如果說不去中國,那當然就算了,如果你要去中國,那和艦已幫你建了〈橋頭堡〉那麼久,你當然要併進來,這與那邊多一個競爭者相比,有利、沒利,很明顯嘛!

問:假如聯電與台積電兩邊差距要拉近的話,你覺得關鍵的因素是?

曹:台積電到底比聯電早進入foundry〈晶圓代工〉市場,早了七年。像現在上網查東西,雖然微軟使盡吃奶的力氣,想推廣自己的搜尋引擎,但大家還是習慣先查Google。所以台積電早了七年,客戶就覺得它是第一人選,這是很自然的。我們當然也運氣不太好,一九九七年聯瑞廠整個燒掉,元氣大傷,那時其實是一個滿好的機會,後來和艦案又折騰好幾年,過去運氣是不太好。

聯電在本質上沒什麼問題,到現在為止沒有負債,現金都是淨流入,基本上它本身就像一個cash cow〈金牛〉一樣。

問:除了和艦,還有什麼因素,是會對○九年的聯電有意義的?

曹:很多啦,事在人為。

問:能進一步舉例說明嗎?

曹:現在電子業下游一直在整合,foundry客戶一直在減少,當客戶減少到某個程度,必須要很貼近客戶,來了解客戶需要,聯電現在的執行長〈指孫世偉〉,曾經一個月跑三趟美國,這樣密切地與客戶接觸,很認真地幫客戶解決問題,這就對了。

問:對股東來講,最重要的還是股價或長期的報酬,今年和艦剛好是聯電一個重大轉捩點,台積電又剛好換總執行長,如果往後看兩年,你覺得股價上能不能給股東一點希望?

曹:我現在只是小股東,我也希望有這個答案。也許我應該去Google一下,看有沒有答案。〈笑〉

問:你認為聯電的股價報酬有機會比台積電高嗎?

曹:過去,聯電在財務上很保守,一毛不借,這樣股本就會比較大。如果像DRAM廠一樣拚命去借錢,每股盈餘當然會變得很好看,但應不應該這樣做呢?我不知道。如果只看幾年,這樣做好像是對,但你要是看幾十年,這樣做,好像是不對。所以,如果你要短期看到一些數字出來,是有一些作法,但不見得健康。

問:另外,台積電一直都是技術掛帥,董事長和總執行長都是工科出身,聯電現任董事長洪嘉聰則是財務出身,你對此的看法如何?

曹:聯電的技術領導主要靠執行長,董事長有財務背景其實很好,與執行長能互相搭配。

問:從傳承來講,我們都覺得企業傳承很重要,你當時交接給胡國強〈前聯電執行長〉、張忠謀交接給蔡力行,但胡國強走了、蔡力行也下來了,你怎麼看這個企業的傳承?

曹:傳承這兩個字,講究代代相傳,很有封建或派閥意味。帝國講傳承,民主國家就不應該來這一套,像總統位置就不該講傳承。聯電一向像民主國家,誰適合幹就應該由誰來做,沒有誰傳誰的問題。

談企業接班

 

問:當時胡國強接任,要經過董事會同意,就你董事那一票,你是支持他接任,那時候的考量是什麼?

曹:其實在胡國強出來以前,我那時就希望孫世偉可以出來,但孫世偉一看,上面比他資深的人很多,不敢出來做,所以大家就選胡國強出來做。後來孫世偉可以接了,才接下來。我是比較相信年輕人,因為比較我現在與年輕的時候,幹勁差太多了。

問:你接聯電總經理時幾歲?

曹:三十四歲。三十幾歲的人,當然有幹勁,那時我最不喜歡底下講的三個字,就是「不可能」,怎麼不可能?什麼都可能。

最近不是看電視上,「大秦帝國」——商鞅變法,秦孝公當秦王的時候只有二十一歲,所以還是要有那個銳勁。像我做聯電十年總經理,每個月八萬元沒有加過薪,後來做董事長做沒兩年,我就不拿薪水了。

問:所以後來會起用孫世偉是因為年輕化?

曹:對,如果能在三年前起用,可能會更好。

問:後來胡國強離開之後,好像曾婉轉表達與你的理念不同?

曹:沒有啦,其實我是在幫這些老人的忙。foundry實在太辛苦了,又不是做老大,是做老二。做老大,是人家客戶來朝拜你嘛,做老二得時時去朝拜客戶。胡國強年紀也跟我差不多,我覺得他太辛苦。

問:人呢?現在是洪嘉聰加上孫世偉,比起張忠謀加蔡力行如何?

曹:現在聯電的經理人沒有去比較的包袱,都是埋著頭在做事,什麼話都不講,我很欣賞。

問:你現在在聯電都沒有自己的辦公室了嗎?

曹:都沒有啦,也不進去。你曉得我們聯電是四親等不能用的,所以想去看個親戚都沒有。倒是我借了兩件西洋雕塑,一件很大的犀牛,擺在聯電南科廠,另外有一隻獅子,放在聯相后里廠,有時候有點懷念它們,會想去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